24小時手機咨詢 18221844698
行業資訊/industry infomation
中國物業管理協會2016年工作總結
(經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
2016年,中國物業管理協會以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用創新發展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引領行業健康發展的作用,積極倡導行業培育工匠精神,著重引導行業提高服務質量與效益。在住房城鄉建設部的指導下,在全國各地物業管理協會和廣大會員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協會圓滿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務。
一、正視難點,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一)引導行業全面實施營改增。在年初《政府工作報告》提出5月1日全面實施“營改增”稅制改革后,協會給予高度重視,與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雙方會員在涉稅專業服務方面搭建交流合作的平臺;在3月理事會上,協會邀請上海德勤稅務師事務所合伙人給與會代表講解了增值稅相關政策,會后與中稅協聯合召開“物業管理行業營改增工作座談會”,邀請稅務專家和物業管理專家開展專題研討;應廣大企業需求,以4月在北京市舉辦的“物業管理行業營改增公益講座”為啟動儀式,協調上海、天津、重慶、廣東、四川、湖北、湖南、安徽、廣西等地物業協會與當地稅務師協會合作,相繼組織開展營改增政策解讀和業務培訓,形成了全國聯動的局面;協會還將營改增講座內容和主要政策文件刻錄成光盤,免費發放給會員單位學習參考。
5月營改增全面推開后,協會向會員單位印發《關于提供物業管理行業“營改增”試點運行情況的函》,收集到企業在政策適用、納稅申報、發票開具等方面反饋材料70余份,反映實際問題300余條;組織北京、重慶、浙江、福建、海南等十二地協會,對不同地方企業在營改增過程中的稅負變化做了較為深入的調研;基于調研結果和企業反饋意見,協會于下半年向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和財政部先后三次提交《物業管理行業營改增試點運行調研報告》,及時向上反映行業實際情況和合理訴求。經過全行業共同努力,國家稅務總局印發了《關于物業管理服務中收取的自來水水費增值稅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54號),水費按照簡易計稅方法依3%的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緩解物業服務企業稅負壓力。
(二)有序開展行業勞動力市場價格監測。為及時掌握全國物業管理行業不同地區、不同工種的就業量與收入變化等情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監測中心與協會簽訂《價格監測工作合作意向書》,聯合印發《關于印發<全國物業管理行業勞動力市場價格監測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發改價監中心[2016]36號)》,確定首批32家物業服務價格監測單位,覆蓋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357個價格監測項目,現已完成8期數據填報,完成率達99.5%以上。收集到的近3萬條物業服務費標準、勞動力增減量和勞動力價格變化等數據,為國家有關部門研究制定行業扶持政策提供了較好的數據支持。
(三)積極推動行業調解工作機制的建立。按照中辦、國辦《關于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意見》的有關要求,協會與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辦公室合作,組織開展物業管理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專項研究工作。對各地物業管理行業調解組織成立和運行情況,以及物業服務企業參與糾紛調解情況開展摸底調查,高度關注各地協會尤其是北京物協糾紛調解情況,撰寫《物業管理行業調解情況調查報告》,經全國物業管理協會工作座談會討論后報最高人民法院司改辦參考;起草《關于在全國部分地區開展建立物業管理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為后續開展工作奠定文件基礎。此外,組織深圳房地產和物業管理進修學院編寫《物業管理典型判例解讀精選》,精心評析近年與物業管理相關的99個法院判例;在北京物業管理行業協會的支持下,積極開展物業費欠繳成因和應對策略研究,切實為行業解決難點問題。通過多方面的努力,在行業內推行多元化糾紛調解工作的基礎條件逐步得到改善。
(四)高度重視行業標準化建設。全面開展行業標準化建設研究與實踐,積極參與行業國家標準的研制。參與編寫住房城鄉建設部行業標準《綠色建筑運行維護技術規范》(JGJ/T391-2016),于2016年12月15日發布。向國家標委提交《物業清潔服務基本要求》國標報批稿,以及《物業管理基礎術語》和《物業管理標識設計要求》國標立項申請。印發《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組織制定團體標準《物業管理示范項目服務規范》(審議稿),現已通過專家委員會函審和現場評審,待理事會審議通過后正式實施。物業管理行業標準體系和團體標準工作機制初步建立。
(五)積極推動物業管理師職業資格制度改革。面臨國家職業資格制度改革的嚴峻形勢,協會經住房城鄉建設部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遞交《關于建議設立物業管理師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制度的論證報告》,代為起草物業管理師職業資格制度改革的后續銜接政策。依托行業內全國人大和政協代表,向全國兩會提交《關于扶持物業管理行業健康發展的提案》《關于設立物業管理師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制度的提案》,盡最大努力爭取政策支持。
(六)響應號召承擔行業社會責任。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工作部署,配合部房地產市場監管司,落實對湖北省紅安縣、麻城市和青海省大通縣、湟中縣的定點扶貧工作。以解決4縣市就近就業問題為切入點,協調湖北房協物專委、武漢物協和青海省房協,梳理武漢市、黃岡市、西寧市就近就業的相關崗位數量14606個(其中武漢12800個),其中保潔崗位5230個、綠化崗位1710個、保安崗位7666個,為解決就近就業問題做好基礎工作。
二、研判形勢,完善行業理論體系
(七)穩步推進行業研究和學術活動。為規范協會課題研究工作,協會起草了《中國物業管理協會課題管理辦法(試行)》,制定了課題經費管理、研究工作流程等13項配套文件;根據協會《2016年度課題研究計劃》,確立了30項研究課題,其中6項重點課題,在協會2016年理事會上進行了課題委托研究簽約儀式。《中小型物業服務企業轉型升級的研究》作為由協會承擔的首要重點課題,按照規范的研究工作流程分別組織召開了開題會和中期匯報會,并在博覽會期間召開的“中小物業服務企業創新發展”分論壇上匯報了課題研究階段性成果。目前2016年度26項課題研究已全部結題,下發了《關于表彰2016年度物業管理課題研究優秀成果的通知》。
(八)研究分析企業發展情況。協會積極優化物業服務企業綜合實力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開展數據資料收集和報告編撰工作,并于6月向社會發布《2016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研究報告》,樹立優秀物業服務企業典型,提高企業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全面客觀真實的反映企業發展狀況和發展趨勢。為了推動行業誠信自律建設,根據《會員單位(物業服務企業)信用評價體系研究》階段性課題研究成果,起草制定了《會員單位(物業服務企業)信用評價管理辦法》等配套文件。
三、對接需求,搭建行業交互平臺
(九)成功舉辦首屆物業管理產業博覽會。首屆博覽會在廣東省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和廣州市物業管理協會的協辦下,在各地協會和會員單位的支持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引起了業內較大的反響,激發了社會的高度關注。博覽會參展企業近200家,參與專業觀眾達到1.5萬人次,達成合作意向5031個項目,促成了供需雙方的有效合作,加快了產業集中、規模經濟的行業發展步伐,是物業管理行業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益嘗試。
(十)豐富物業管理創新發展論壇內容。博覽會期間,組織召開的“第二屆中國物業管理創新發展論壇”,邀請到行業內外知名專家,就探索創新發展路徑、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拓展創新發展平臺等話題做了精彩演講。主論壇采用全程高清直播技術,直播訪問量達到69815人次,總頁面點擊量31.94萬次。十四場專業分論壇分別就中小物業服務企業創新發展、智慧物業與社區經濟、綠色物業管理發展趨勢、綠色物業管理與低碳智慧社區、行業標準化建設前瞻、居家養老服務與運營、物業管理與資產管理、匠心服務與誠信建設、智慧社區生態圈發展路徑等主題進行了深入對話,場場爆滿,豐富的論壇內容與博覽會形成的立體式信息交互平臺。
(十一)順利召開第四屆理事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會議以“新時期 新思路”為主題,特別邀請了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王石先生出席并演講,在行業內引起較大反響;山東明德、中民物業、四川嘉寶、河南正弘、浙江南都和中奧到家等優秀企業負責人,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主題發言,交流企業創新管理經驗。此次會議向社會釋放出的行業能量使與會代表深切感受到了行業發展的強勁勢頭。
(十二)完善全國行業協會定期交流機制。2016年度物業管理協會工作座談會在成都市召開,全國各地55家地方協會共聚一堂,交流辦會思路,研討行業年度重點工作。會議為開展行業宣傳、行業培訓、行業調研,尤其是聯合各地方協會開展全國性行業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礎,為布局行業發展規劃、引領行業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十三)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為深化我國與德國、西班牙兩國在物業管理領域的國際合作,應德國物業管理協會(DDIV)和西班牙物業管理協會(API)的邀請,協會代表團分別參加了“第24屆德國物業管理日年會”和“中西物業資產管理研討會”,就業務拓展、物業管理技術和人員培訓等方面進行交流,逐步引領行業國際化發展。
(十四)組織開展首屆行業技能大賽。為弘揚工匠精神,筑牢基礎服務技能,提高我國物業管理行業職業技能水平和物業服務品質,展示行業從業者的專業形象和精神風貌,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批準,協會組織開展2016年中國技能大賽——“深圳物管學院杯”全國物業管理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在全國各省、直轄市和自治區設立省級賽區。目前,廣大物業服務企業踴躍參與,各賽區正在積極籌備參加決賽。
(十五)積極組織行業公益活動。協會主辦的“物業管理轉型升級在路上”大型公益巡講活動,分別走進山東和甘肅省,吸引了1300多行業同仁參與。活動分享了萬科、碧桂園、之平、長城、龍湖、天力、綠城等業界標桿企業經營管理的智慧與經驗,鼓勵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行業轉型升級中來,共享行業發展成果。
協會還積極響應住房城鄉建設部提出的“規劃西藏、建設西藏、人才援藏和建設基層”對口援藏發展建議,與民政部提出的全國性社會組織開展“情暖高原、大愛西藏”主題援藏活動倡儀,組織西藏自治區行業從業人員開展了為期兩天的公益培訓班,組織捐贈了價值15萬元的學習資料,為提升藏區物業從業人員素質和企業服務水平做出了努力。
(十六)多方面務實開展行業培訓。響應會員單位的需求,持續開展全國物業承接查驗與設施設備管理專業崗位師資培訓、全國物業項目經理師資培訓和崗位技能培訓。組織物業管理創新養老服務模式研討班和物業管理行業“互聯網+”教育模式研討班,大大豐富了行業專業領域的培訓內容。
四、優化環境,引領輿論正面宣傳
(十七)穩步增強行業宣傳力度。邀請新華社、新華網、《人民日報》、《中國建設報》等主流媒體參加行業大型活動,了解行業發展現狀,引導媒體對行業的正面宣傳。《中國建設報》先后發表《暴雨,阻擋不了您回家的“路” ——抗洪搶險物業人在行動》、《挖金物業管理:老面孔換新顏》;人民日報發表《物業服務企業超十萬家》;新華社發表《我國首屆物業管理產業博覽會在廣州召開》;新華網發表《首屆物博會現場分享大數據時代的物業》和兩會代表訪談等有分量的宣傳報道稿,擴大了行業活動影響力,樹立了行業良好的社會形象。
(十八)建立行業媒體協作網交流機制。舉辦第二屆全國物業管理行業媒體工作交流會暨新媒體發展論壇,全國188家媒體協作網成員單位參加了會議。協作網首屆輪值主席作了題為《為行業鼓勁,為企業點贊》的年度工作匯報,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教授作了《后媒體時代的媒體生態》專題講座,會議進一步加強了行業媒體間的溝通交流,提高了行業媒體的影響力,增強了行業宣傳工作的全國聯動效果。
(十九)持續加強協會自有媒體的宣傳力度。協會網站開設黨建工作、營改增、業界觀點等專欄,持續報道行業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傳送各地行業協會和會員單位的新聞動態。網站全年瀏覽量(PV)達到894,320次,訪客數(UV)達到255,464人次。“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微信公眾號年內共發送行業資訊1100條,累積關注人數32萬人,圖文閱讀總量達到520萬次,閱讀量過5000萬的消息達到138條,閱讀量過萬的達到37條,已發展成為業內最權威,受眾最廣的微信公眾號。
(二十)積極辦好協會刊物。《中國物業管理》雜志深入行業、貼近行業、報道行業、服務行業,通過進一步擴大雜志發行、廣泛開展采訪和約稿,組織業內交流學習活動,開展行業交流活動,較好地發揮了行業媒介的輿論喉舌與橋梁紐帶作用,有力推動了行業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協會專委會舉辦的《城市害蟲防治》《房屋安全鑒定》《維修資金監管動態》雜志和網站時效性、可讀性和功能性進一步提高。
(二十一)樹立行業精神,提升社會形象。為充分展現物業管理行業風采,凝聚行業力量,樹立積極向上的行業形象,協會面向全行業征集“物業管理行業精神”宣傳語,經過梳理,已匯總完成“物業管理行業精神”宣傳語(審議稿),待理事會審議通過后發布。行業精神對正確引導行業的價值取向、發展目標和社會責任將起到重要作用。
五、齊頭并進,專業領域協同發展
(二十二)白蟻防治專業委員會。啟動國家標準《白蟻危害等級評定標準》制訂工作,重新梳理白蟻防治標準體系框架,完成“十三五”期間需編制的白蟻防治標準框架初稿;積極報批行業標準《白蟻防治工職業技能標準》;擬制《關于印發<白蟻監測控制檢查、維護及滅治委托服務指導文本的>通知》,規范白蟻防治委托服務工作;組織開展白蟻防治工程質量與安全檢查兩個主題活動;組織委員單位參加全國白蟻防治中心組織的白蟻防治行業優秀論文、科研課題評選。
(二十三)房屋安全鑒定委員會。堅持開展會員走訪活動,走訪了鎮江、泰州等具有代表性的地縣級城市鑒定機構,增強協會與會員企業的聯系;完成《<城市危險房屋管理規定>(修訂稿)》;舉辦兩期《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50292-2015)宣貫學習班,邀請標準主要制定專家深入解析;溫州市突發房屋倒塌事故后,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的安排,委員會緊急抽調鑒定專家奔赴事故現場,配合參與事故的調查工作。
(二十四)物業維修資金研究專業委員會。受住房城鄉建設部委托,完成《我國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管理模式研究》并通過結題評審;起草了《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會計核算辦法》;編寫了《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培訓教材》;組織物業維修資金專家針對行業政策和熱點問題開展調研;搜集境外類似制度的成功經驗;舉辦高端研討交流會、行業交流會、區域性培訓會;優化《維修資金監管動態》編輯出刊模式,秘書處員工隊伍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
(二十五)設施設備技術委員會。積極籌備“2016中國技術能手——全國物業管理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相關工作,組建大賽組委會,編撰大賽技術文件和實施方案;博覽會期間,組織召開委員會全體會議暨“綠色物業管理發展趨勢”分論壇,與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環能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宣傳綠色節能理念,推廣綠色建筑標準,打造行業技術骨干隊伍,委員會凝聚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二十六)標準化工作委員會。開展《物業管理行業標準體系設計及發展規劃研究》協會重點課題研究工作,初步建成物業管理行業標準體系;編制并發布了《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建成協會團體標準工作機制,起草了首個團體標準《物業管理示范項目服務規范》;積極推進《物業清潔服務基本要求》《物業管理基礎術語》《物業管理標識設計要求》三項國家標準制定工作,加大物業行業標準供給;博覽會期間,組織召開委員會全體會議暨“行業標準化建設前瞻”分論壇,加強行業的標準化意識;組織編撰《物業管理指南》叢書,目前已完成審稿進入出版階段。
六、盡心盡責,打造專業行業組織
(二十七)加強秘書處黨建工作。根據中央、部黨組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的安排部署,黨支部結合行業發展實際,制定“兩學一做”具體實施方案和學習計劃,及時召開動員部署會,開展知識答題和學習研討活動,推動學習教育深入開展;創新黨支部學習方法,及時建立支部微信交流群,整合碎片化時間,讓新媒體成為永遠在線的黨課課堂;積極落實中央巡視組專項巡視反饋意見整改工作要求和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學習教育“燈下黑”問題專項整治的工作部署,對照整治重點認真組織開展自查整改。
(二十八)強化秘書處能力建設。堅持“創新、服務、務實、開放”的辦會宗旨,按照國家對5A級行業協會的最高要求,以及住房城鄉建設部對部管社團提出的人事、財務、培訓、機構管理等相關要求,梳理秘書處內部工作流程,新建和完善了合同管理、檔案管理、財務管理等10余項內部管理制度;年內新增會員單位260家,協會活動的會員參與率達到60%,全年會費收繳率達到90%;人才梯隊和組織結構進一步優化,專業化、規范化、職業化的行業協會組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