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手機咨詢 18221844698
行業資訊/industry infomation
胡鐵花(網名),浙大某系講師,喜歡追根究底,探索事物的本質。
前幾天看某專業類大V文章,說所有除甲醛產品都是忽悠,只有通風有用,下面粉絲紛紛贊同;昨天聚餐,一個大學同學不容置疑地說,沒有什么能除甲醛,只有通風;今天看央視節目說,市場上常見的甲醛檢測儀100%抽檢不合格。我想說說我家的除甲醛經過,因為正好有一臺"甲醛分解機"(除甲醛的空氣凈化器), 品牌為"友好",還剛做過一次正規的CMA檢測。
去年夏天和我太太逛本地高端商廈,碰見倆凈化器品牌的促銷員比賽,把機器放玻璃倉內,用檢測儀測兩家產品,看誰的甲醛降得多。一個某大牌,一個沒聽過的小品牌,結果是:大牌降到以后就降不下去了,小品牌降到,額。
太太在孕期,對家里氣味敏感,當時正好出了自如事件,而且杭州高溫,是甲醛釋放最活躍的時間,她說過幾次要除甲醛(新房搬入1個月)。所以我倆在那里看了十幾分鐘,還要了資料。當天沒買,因為價錢偏貴,而且我不太相信這類產品,認為多屬心理安慰,沒有實際效果。但記住了品牌"友好",產品名是"甲醛分解機",這個名字對我有一點說服力,其他凈化器都叫"空氣凈化器",就它叫"甲醛分解機",這樣的命名要么是像保健品一樣胡謅,要么是技術自信。
自如事件持續了一段,太太又敦促除甲醛,說氣味明顯。為了安撫她,也想真的去掉味道,我就開始研究除甲醛這件事(我們認為氣味就是甲醛,后面得知其實是TVOC,有機揮發物的總稱,不是甲醛)。
先網上做功課, 新風、活性炭包、噴霧、凈化器和3000塊除一次的甲醛治理公司逐個了解。 新風要在墻上打洞,她不愿意;炭包容易飽和,要經常換,不是長久之計;噴霧網上買了一瓶,但氣味好像沒少;而甲醛治理公司,我不相信一次性能除甲醛,因為查詢知道,甲醛的釋放周期是3-15年。剩下的就是空氣凈化器了。
市面上的凈化器搜羅了一遍周,主要看它的凈化原理,作為工科男,我看技術多過看品牌,對技術流產品有本能的好感。大部分凈化器是用活性炭,買A品牌或B品牌在我看來區別不大。也有不少歐美品牌,但歐美國家室內用料大都是實木,不太有人造板材,甲醛含量不高, 對除甲醛的研究我不認為會比國內多 (就像抽油煙機一定是中國的好一樣,因為中餐煎炒烹炸油煙大,西餐沒有,需求決定行業發展),所以排除了一些歐美品牌。
商場帶回的宣傳冊我也研究了一遍,分解機,當然主打"分解" (活性炭是吸附),并有專利。查了專利號,確實是一個甲醛分解技術專利,但國內專利注冊并不難,我把專利發給讀化學的大學師兄,讓他看看分解反應是否屬實。答案是沒問題。Ok吧,說不定這就是一個小眾的技術流產品。
又去了趟商場,期間還研究了除甲醛效果的檢測手段,并聯系了幾家有CMA資質的檢測機構詢價。商場促銷員提過,有CMA機構的檢測證明無效可退款 。
一周后買了該甲醛分解機的旗艦型號,在客廳大風檔試開了2天,氣味明顯淡了。然后讓檢測機構上門,幾天后出報告如下(篇幅有限,只截了次臥數據做對比):
1、各房間部分甲醛超標,部分是苯類和總揮發性有機物超標
2、15平米次臥,在機器大風開1小時后,甲醛從降到了(驚喜!)
3、 除了甲醛, 其它有害氣體也明顯下降(驚喜2!)
已從網上查到,苯類和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也是裝修中的主要污染,只是不像甲醛那樣被熟知。檢測員說,氣味實際是TVOC發出的,不是甲醛。
而且我查了甲醛室內濃度的國際標準線是,就是說,如果多開幾個小時,甲醛可能遠低于國內標準的,到更嚴的國際標準。
把報告發到小區業主群(之前被調侃說交了智商稅), 不少人來問,因為有不少同期搬入或正在裝修的業主。
(附產品圖一張,剛買時拍的)
中間有個小插曲,先買了幾十塊的檢測儀自己測,數據下降不明顯。今天剛看到央視13套節目:簡易的甲醛檢測儀抽檢無一合格,它的原理決定了沒法測準。這一點,讓我對買的分解機有了進一步認可,因為機器上沒有甲醛顯示功能, 說明產品開發方還是比較嚴謹,沒有放一個欺騙性的數值來迎合消費者的需要(之前我對沒有甲醛顯示模塊不太滿意。)
還有耗材問題,凈化器濾網要半年一換,我們買的型號一套濾網近800, 貴。但再一想, 超市車厘子一斤, 耗材折算約130/月, 在這個流行車厘子自由的時代,拿2頓車厘子換一個月無害空氣顯得非常值得。
另有一個疑問是:里面除醛的黑色顆粒網看起來和活性炭差不多,怎么知道它不是長期有效呢?當初促銷員和品牌400都稱,這層是不用換的。春節后我又測了一次,這時機器已用了大概4個月,是的又花錢了,不是錢多,是有時對國內商家的道德水準有疑慮。結果還是不錯,說明起碼在4個月內沒失效,不是活性炭。
求真結論:
1. 甲醛分解機,能除甲醛,也能除苯類和TVOC;
2. 要關注甲醛,也要關注苯等其他有害氣體。裝修中的氣味實際是這類氣體,不是甲醛;
3. 如果想知道效果,要找有CMA資質的機構檢測 (此處要花點錢,按采點數計費),自己不太好判斷,一般的簡易設備不靠譜(參看央視13套2月份一期《每周質量報告》對檢測儀的抽檢結果)
4. 選除甲醛產品,建議先看它的除醛原理;
5. 通風當然好,但總有要門窗緊閉的時候,所以通風+甲醛機的方案對我來講是最好;
6. 產品效果和知名度關系不大;
7. 實踐出真知。
機器有用很好,但最終愿望是,希望國家相關部門能嚴把裝修材料的關,若干年后,國內家居環境不用再擔心甲醛(我在國外好像沒聽過普通人對甲醛很關注的),"甲醛分解機"這樣的產品能徹底消失。
非專業人士,以上為個人理解和感受,可能有不專業的地方,僅供參考。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